投稿热线:0351-4885129 | 投稿邮箱:sxxncw@163.com

加强农村基层调研 切实帮扶群众脱贫地方工作

发布时间:2023-01-04 10:57:43  作者: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0

       现将临泉镇治花泉村第一书记王玉琴调研报告——《乡村环境污染治理刻不容缓》发放给各位第一书记和扶贫工作队员,大家要以她为榜样,做到多深入基层群众,多开展调查研究,多倾听群众呼声、多体察社情民意,实实在在加强对临县农村基层工作的调查研究,帮助临县贫困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切实增强自身党性修养、群众观念和思想作风,为今后的脱贫攻坚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和积累。 

       附件:《乡村环境污染治理刻不容缓》

       乡村环境污染治理刻不容缓

       环保部部长陈吉宁曾指出:我国的环境污染正在进行一场"上山下乡",即工业污染正由东部向中西部转移,全国农村遭受环境污染的比例不断上升,可以说,中国农村环境正在拉响警报。目前,我国乡村存在着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首当其冲的就是垃圾问题。
     

       一般说到垃圾,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城市,因为城市人口相对密集、居住聚集地,一天产出的生活垃圾无数,为处理这些垃圾,小区提供垃圾桶,社区设有垃圾处理站,并且,每天都会有专人专车,定时定点拉走进行处理。然而,人们往往忽略了农村、忽略了农村垃圾的处理问题。

       一、环境污染现状
     

       尽管山西2000年以来,在新农村建设中进行了两轮"五个覆盖",其中,也包括环境治理这项内容,一些地方做的比较到位,但是,也有些地方环境治理差,依然如故,偏颇,村里的下水道与垃圾的处理工作还没有跟上去,垃圾随处倒没有人管,致使一下雨,垃圾随流而下,污染了河流和土壤,甚至饮用水。

       (一)农村垃圾

       农村垃圾来源:一是外来垃圾,主要是指乡村成为城市的垃圾填埋场;二是农村自身的生活垃圾和农业垃圾两种。如今的农村,生活垃圾,如:水果皮、蔬菜叶、食品袋、各种塑料袋、家庭废旧物品垃圾,包括废旧家具和不穿的衣服鞋子;农业垃圾,如:各种农药、化肥及包装物。

       (二)生活垃圾大于生产垃圾

       自2016年12月到临县驻村以来,笔者每走到一个村,在村里随处可见、随坡而倒、随河而流的生活垃圾,而其他村如出一辙,虽然县城和城中村稍好一些,在住宅小区放有垃圾收集点和垃圾桶、有专人定时打扫楼道、院子、清理垃圾。在城中村大街小巷或建筑工地,就连临县宴天下这样规模的宾馆,后院空地一角,垃圾照样堆积无人问津;临县的湫水河是临县县城的景观之一,湫水河是临县境内最大的一条河流,资料显示,湫水河发源于兴县白龙山下湫水寺,沿兴县黑茶山入境,流经临县9个乡镇、80个自然村,境内全长90多公里,流经临县湫河川至碛口镇汇入黄河到碛口汇入黄河,流域面积1483平方公里,年吞吐泥沙上千万吨,是山西泥沙流失最大的一条黄河支流。主要支沟有郝家沟、油坊沟、代坡沟、太平沟、城庄沟、榆林沟、安业沟、大峪沟、车赶沟、招贤沟等,长度在10公里以上的一级支沟共有26条。湫河水由北向南穿县城而过,在北方县城是很难得的自然景观,但是,由于临县地域大,人口多,工业基础薄弱,环保设施建设滞后,沿湫水河两岸的护坝上仍有随处倒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的情况,这和湫水河景色格格不入,大煞风景。

       如果说,现在随处倒垃圾不处理,看似没钱投资,也不用投资,但是,等到将来垃圾成灾,不得不清理的时候,其处理垃圾、治理环境的成本会相当高,治理的力度、难度就更大、更难了,将远远超过现在,所以说,这本经济账,看你怎么算、会不会算、算大帐还是算小账、现在算还是将来算,其结果大不一样。

       总而言之,农村的生活垃圾在某种程度上大于生产垃圾,当然,这里没有包括企业生产垃圾和污水排放在内。用乡村干部的话讲,处理垃圾,是一个非常很头疼的事。目前,临县广大农村的垃圾是随心所欲的倒、日积月累地堆,如果听之任之,其环境污染毫不夸张地说地说,趋于严重化是肯定的,因此,必须引起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和时不我待的责任感。

       二、问题成因及分析 

       农村生活垃圾是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必然出现的现象,它不仅对于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危害,而且严重损害了村民的身体健康。妥善处理农村垃圾迫在眉睫、时不我待。

       (一)存在决定意识,意识决定行为

       在临县广大农村,随处可见的是未进行过处理的废旧品、生活垃圾,大部分人是直接抛弃在河道、废弃房屋、道路两旁,不仅从感观上不美观,嗅觉上臭气熏天、刺鼻难闻,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地影响了农村的生态环境,特别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还将直接对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及身心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一个不得不思考的问题:存在决定意识,意识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细节,细节决定成败,成败决定命运。

       (二)垃圾污染严重、危害极大 

       其主要危害表现在几方面:第一,乡村各种垃圾中存在着有害成分的聚集,极有可能改变土壤的性质与结构,这将严重影响农作物的生产产量与其品质质量。尤其在7-8月份雨水的强烈冲刷、经高温、阳光直射的作用下,垃圾中存在的有机物与有害物质很容易侵入水体,进而污染水体。第二,由于垃圾腐烂形成的恶臭滋生了蚊虫,而蚊虫大量的繁殖,就会在人与畜之间传播疾病;如果将垃圾焚烧,所产生的有害气体也会污染大气,将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第三,村民乱堆乱放的垃圾,不是四面扩散,就是被风吹散落在地面或是树梢上形成彩旗飘飘,造成景观污染,严重影响村庄的环境卫生,破坏人们的居住环境。

       (三)污染成因与分析

       第一,既是生活习惯,又有陋习的缘故。农村居民不管是生活习惯也好,还是陋习也罢,都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养成的,常言道,习惯成自然,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所以,二者因素皆有。

       第二,既是规划不到位,又有缺乏资金短缺的因素。管理之道告诉我们,规划先行,谋定后动。固然,如果没有资金,再好的规划也白搭,但是,不管是城市建设还是农村建设,凡是搞建设的哪有不做规划就先建设的呢?没有。所以说,规划先行,建设在后,这是铁定的制度。

       第三,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不同步的原因,既有环境保护意识薄弱,也有社会责任淡薄的成分。在先发展后治理的思想理念下,农村环境污染是越来越严重,政府治理的成本是越来越大。

       所谓社会责任感,就是在一个特定的社会里,每个人在心里和感觉上对其他人的伦理关怀和义务。简单地说,就是没有人可以在没有交流的情况下,独自一人生活。所以,无论是谁都应该具备对社会负责、对其他人负责的责任感,而不仅仅是为自己的欲望或随心所欲而生活,只有这样,才能使社会变的更加美好,乡村才能更加美丽、更加有魅力。

       三、对农村环境治理建议
    

       "环境是民生,环境是生产力,环境改造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事关农民安居乐业,事关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然而,农村垃圾从产生到处理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也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合理地解决农村生活垃圾问题,就必须处理好农民、政府、市场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这需要各方面的协同和努力。

       (一)转变观念、树立新风:早整治、早受益

       各级政府和农村农民,受传统生活方式和落后观念的影响,均缺乏对农村自然环境、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尤其是村民们,对垃圾给村民和土壤带来的危害性污染认识不到位。因此,各级环保部门及有关机构、新闻媒体等单位一定要深入基层,采取最简单的方式,开展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与此同时,政府机构必须积极组织多种环境保护培训、讲习与辅导班,特别是要对农村农民强化宣传和教育,提升农村居民的环保意识。只有早整治,才能早受益。

       (二)规划先行 、落实到位:城市、乡村同抓共管

       《孙子兵法》:谋定而后动,知止而有得。意思就是说,首先是谋划要准确周到,然后采取有效行动。政府最大的责任是什么?就是规划,最大的资源也是规划,最大的浪费还是规划。规划的重要性就在这里,因此,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让规划走在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前面,以规划引领农村环境治理建设和发展,这是创新之举,也是科学性和可行性之举。环保部们要积极行动起来"谋定而后动,知止而有得,"要以饱满的热情、创新的理念、扎实的工作,科学规划,一步到位。

       (三)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抓住机遇,加快治理

       对废弃农膜回收利用。据来自【12136】:5.8中国农民手机信息,从今年起,山西省将全面开展废弃农膜回收利用试点工作,以治理农田"白色污染",实现试点地区农膜回收率达50%以上。山西还将严厉打击违法生产和销售不合格农膜行为,建立健全废弃农膜回收贮运和综合利用网络,力争倒2020年试点地区农民回收率达90%以上。

       特别是今年6月21至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视察时提出,要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6月29日,山西省委召开了全省干部大会,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山西省农业厅厅长关建勋表示,习总书记提出要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那么,山西也要扎扎实实推进乡村清洁工程和新农村"五个全覆盖"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他表示,要集中三个月时间开展治乱、治垃圾、治污水、治农业面源污染"四治"活动,集中三个月的时间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有明显的改善。把临县"三农"工作和扶贫攻坚推向一个新阶段。

       (四)制度约束、行为规范:村委和社区、居民和村民

       第一,建议:建立制定生活垃圾处理机制。在全县333个自然村,尽快建立"户分类、村收集、镇清运、县处理"生活垃圾处理机制,实行"门前三包"(包环境卫生、包绿化美化、包村容秩序)和"四定时"(定时投放、定时收集、定时清运、定时处理),做到垃圾日产日清,确保农村生活垃圾不积压。由于山区村庄居住人口少,家之外对居住人口在100人以上的村,采取"四定时"居住人口在百人各村将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村民理事会等村民组织作用,100人以下的自然村,可以不定时收集;从而形成"源头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处理体系。

       第二,建议:建立制定长效机制。即在经费筹集、日常管理、宣传教育等方面建立长效机制。原则上所有行政村都应该建设垃圾集中收集点,配备密闭式生活垃圾收集车。每100户农户配备1名保洁员,每个自然村至少配备1名保洁员,每个行政村至少配备1名垃圾收集人员,1座垃圾转运站配备1至2名作业人员。考虑到临县外出长期打工不在村里居住的实际情况,建议动态管理,先按实际情况配置人员,节省一部分经费可统筹使用。

       与城市相比,农村的生活垃圾处理难度相对较大,如果单纯地、完全地依靠政府是难以实现的。所以,拓展资金的来源渠道、整合资金,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积极引导并且鼓励各种类型社会资源加入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中,逐步完成"三化",即投资主体的多元化、运营主体的企业化、运行管理的市场化,这将是未来临县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资金的主要来源。首先,政府必须确定投资与受益方的原则,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支持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理,积极利用市场配置资源,进一步激活多种资本参与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系统的创建和运行。其次,还要明确污染与治理的目标原则,逐步建立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收费制度,严格执行谁破坏谁治理,谁治理谁受益的奖罚分明制度,培养村民的认知度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环境保护,人人有责,责无旁贷。

       第三,建议:建立制定乡村民规、村民行为约束机制。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纳入村规民约,与村民签订卫生责任书等方式,建立起村民认可并能自觉遵守的农村卫生保洁制度。同时,建议,省、市、县政府办,要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考核结果纳入各级政府绩效目标考核内。

       第四,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要坚持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逐步推广垃圾分类收集、分类处置和垃圾资源再利用。

       对农村生活垃圾必须进行"两废三化"处理,即从无害化、减量化到资源化。 废物是指失去制造时所规定的使用价值的东西;废弃物是指已失去使用价值或使用价值已被其它物品所替代、被原所有者弃之不用的东西。两种物质都有再利用,再开发的价值,它们是"摆错位置的资源"开发利用前景非常广阔。减量化。所谓减量化,是指通过实施清洁生产技术的开发与利用,从生产源头控制固体废物的产生,也包括采取压缩、焚烧等适当方法,减少固体废物的重量和体积。资源化。所谓资源化,是指采取各种管理和技术措施,从固体废物中回收具有使用价值的物质和资源,作为新的原料或能源投入使用。无害化。所谓无害化,是指通过适当的技术对废物进行处理(如分离、焚烧等)使其不对环境造成污染,不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政策是固体废物处理处置的总技术政策,并且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其中无害化是前提,减量化与资源化是发展方向。总之,"两废三化"是我国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美丽乡村,保持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保护农村资源环境、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各级政府、党委,要高度重视,不可懈怠,一定要从生产和消费环节的根本上,解决"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的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提出了很多新理念、新论断、新举措。他强调指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他强调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美丽乡村,是要给乡亲们造福,不要把钱花在不必要的事情上,不能大拆大建,特别是要保护好古村落。强调乡村文明是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主体,村庄是这种文明的载体,耕读文明是我们的软实力。他强调农村是我国传统文明的发源地,乡土文化的根不能断,农村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我们每一个村民,对我们的家乡守土有责,保护好生态责任重大。

       (五)按照科学技术要求,选择山沟为垃圾填埋场以乡镇为单元,集中填埋

       农村垃圾处理,是一个必须以农村居民作为主体,以政府作为主导,依据各地的现实状况,选取科学、有效的治理方式,才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生活垃圾问题。要积极探索 "户分类、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县买单、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组合收运"模式,促使农村环卫保洁常态化、专业化,加快改善城乡环境。同时,要科学性、可行性、有效性地选择垃圾填埋场地,绝不能拍脑袋随意决定,这是一把至关环境保护、环境治理的双刃剑,也是关乎能否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把利剑。

       当前,临县农村环境污染严重已经成为临县扶贫攻坚和现代化新农村建设中的一个重大问题之一,也是今年扶贫攻坚"春季行动"中环境治理的内容之一和"夏季攻势"的任务之一。随着农业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业农村生产生活垃圾数量会不断地增加,其成分日趋复杂,处理难度也在不断加大,尤其是对深度贫困县、贫困村。因此,临县农业农村生活垃圾处理问题任重而道远。

       目前,山西省正在开展治乱、治垃圾、治污水、治农业面源污染"四治"活动,各级政府、部门要抓住机遇,时不我待,打好这一攻坚战役,争取取得满意的成绩。我们相信,在临县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以时不我待的责任感、等不起的紧迫感,坚持抓好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确保通过一届传又一届、一任接一任的努力,农村环境治理会有一个彻底的改观,使垃圾污染的农村旧貌换新颜,使脱贫攻坚上一个新的台阶。(侯彩英)



扫描二维码访问手机版扫描二维码访问手机版 山西新农村建设网微信公众号山西新农村建设网微信公众号
山西新闻报道集

全媒体矩阵

投稿热线:0351-4885129
投稿邮箱:sxxncw@163.com
官方微博:山西新农村建设网